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able of contents

分權限

概述

工業社會的效率提升來自於分工,分工的合理性,與效率,質量成正比。分工並非越細越好,流程越長越好,因為過多前置環節,往往是形式主義浪費時間。有個笑話,貌似說IBM要把一個紙箱從三樓搬到一樓,實際執行,請一個男同事跑一趟10分鐘,然後提審批流程,2個月還在處理中。

職場混過的人,都經常會說一句話,中國企業,管理很亂,走一個關鍵人經常就大動盪;外企管理很好,但一個蘿蔔一個坑,鐵打的銀盤流水的兵。

倒不是說孰優孰劣,管理文化服務企業實現盈利的目標,形成必然存在其合理性,必然性。

中國大量存在身兼數職情況,外國相對強調一個人一個職位,跟一個項目。

兩種模式各有優劣,前者速度快,價格便宜,犧牲質量,消耗人,可迭代性差;後者速度慢,質量高,價格貴,節省人力,可長期迭代升級。

本文旨在通過上下(審批)左右(職能)的分工,拆分用戶組和角色,優化權限分配,提升系統的安全性,可擴展性。

權限設計

中國

IT 系統的權限主要拆為兩部分,功能(菜單,按鈕可見性)和數據(增刪改查);從實用性角度講,事先做好幾個默認角色,根據分工切割數據權限,就能滿足大多數使用場景。嚴格控制個性角色的創建。

中國的權限設計操作靈活,做事情講究逐層審批,官大一級壓死人。先保證利益相關方掌握橡皮圖章,設定用戶組和項目角色的時候,大概率是複用的少,定製的多,人人皆不同,導致後續審計極其麻煩,要變更也很難評估影響。最終結果就是中間抽走一環,可能導致整體流程崩壞。不過這也是另一種管理策略,在保證不出現經營風險的前提下,通過中層的快速調動,來保證公司高層CEO的穩定集權,避免部門權力集中導致的權力失控。

外國

資源是對現實事務的抽象 ,比如下圖是 Jira 系統的抽象方法;相比起來中國的軟件系統會給到更多的權限定義自由度,用以應對領導無止盡的開會+修改,外國軟件更習慣於把管理邏輯封裝到已有的配置文件,並強調可複用。

類型

描述

用戶組

職能(例:研發部)

角色

項目(例:A項目中為研發經理,B項目中為研發主管)

權限

工作範圍(例:可以查看AB項目,收到CD通知)

看起來更復雜, 拆分顆粒度更細。靈活性下降,前期對管理規劃提出更高要求。

在工作拆分合理的前提下,好處是對員工個體依賴度降低,工作壓力變小,產出和效率提升;壞處是如果作為只需要短期存在的項目,小團隊,過細的分工反而會降低效率;

權限設計如蓋房子,如想要蓋的高,長期不倒,那地基就要打好,如只是開個展會臨時用幾天,過多的投入地基,反而是不必要的浪費。

優化

誰需要優化

與其直接上去教別人怎麼做,更為重要的是思考誰真的有需求。大象吃的補藥,給螞蟻吃是致命毒藥。

針對在中國運營企業中國需求場景,分為以下三類

需求場景

企業類型

優化方法

逆向研發

民營

上下級權力管理

勞動密集,國營壟斷

創意,正向研發

民營,外企

見3.2方法

方法

民營

如果在中國有一支精幹研發團隊,並且能夠通過正向研發做出好的科技/創意商品,通過市場銷售盈利,正常運轉,是一件難度極高的事情。而科學的管理方法,精細化的分工,特別在這個場景下可以對幫助這種類型的團隊提升整體工作效率。

常規模式下,公司的研發往往是交給運維,ITSM一個任務,弄一套Jira,禪道,TAPD,裝完給大家開賬號用。

實際用下來,往往會發現使用情況不盡如人意,用久了會有一大堆管理員,垃圾數據,因為分角色,定流程的職能最好是 PMO 或外部諮詢公司完成,並且設立系統評審小組,各種利益相關方,比如項目組,業務部門都拉一個代表參與,嚴格控制管理員數量,並且每次權限變更都有審核和記錄。

如果一開始沒有做好規劃,變更過程沒有控制好,後續的整理會非常麻煩。使用體驗糟糕,性能低下。

外企

相比粗放式管理的民營企業,外企往往是工作流程,規章制度非常完善的。也會有資產,變更管理等過程管控。

所以,外企需要的優化方向往往是和民營企業正好相反的,很多在中國開分部的外企,會遵循全球的管理體系,但實際人數並沒有那麼多,往往出現小腳穿大鞋,即人少流程繁,分工過細問題。這時,其實可以適當根據情況簡化權限,合併用戶組,角色的操作,當人員足夠多的時候再逐步把所有權限分配方式與全球的管理政策改成一致。

JavaScript errors detected

Please note, these errors can depend on your browser setup.

If this problem persists, please contact our support.